从清明到五一,再到暑期档,今年电影市场可以说萧条。谁敢信,哪吒之后首部大陆票房破五亿的电影,是前段时间的《侏罗纪世界:重生》。 但即使如此,仍然有许多人没有放弃电影,暑期档的冷淡是危机,也是机遇。当大导光环和明星效应双双褪去,只有真正的好故事、好作品,才会得到观众支持。 在电影不被看好的日子里,我们照例来测评一下暑期档的几部电影吧,本篇各片的影评仅代表观影者个人主观感受,供大家参考。 李善德的格眼法、荔枝洗盐水后的分枝植栽法和转运实验都一一还原,而且放在电影前半部分,结合一些荒诞笑点实现(比如付航演的猴),看得津津有味不无聊。 我最喜欢的一幕是荔枝好不容易运到长安,在贵妃生日当天送到宴席上,但在一群琳琅满目的瓜果中显得那么不起眼,贵妃伸出一只手,还没来得及碰到,就被其他事打断放下了。 片子要紧张感有荔枝转运的刺激,要笑点有年会三人组大鹏、白客、庄达菲的默契,要泪点有李善德苦心算计把荔枝送入长安的孤决,要思考有对“取之于民,用之于上”的拷问。 动作非常流畅丝滑,打起架来一气呵成,不是眼花缭乱的无差别扫射,而是有逻辑的推拉和来回,甚至还有“切飞机”这种大场面。 她是战乱中幸存下来的妖,沦为“孤儿”后被无限捡走,成了“关门弟子”,跟罗小黑这个“锁门弟子”一样,都是无限师父心尖尖上的肉。 像会馆的组织化和规模化很有意思,相当于妖界的市政大厦,“粤东会馆”做饭最好吃的设定也有趣,爱粤菜人士看得合不拢嘴,一直流口水。 故事很简单,取材于郎朗本人的成长故事,一个东北狂野老爹如何带着他的宠物小精灵儿子郎朗,一路鸡娃杀向了钢琴巅峰。 众所周知,姜文的电影一向是隐喻大户,还有谜语集合。电影开头的毛爷爷,以及第二任老师的名字叫欧亚,算是很明显的暗示了。 郎爹是个很神奇的人物,这个角色的逻辑线就两条:一是 往死里爱儿子;二是儿子必须成为天花板级别的人物,做不到就往死里干。 为了这两个目标,全世界都可以成为爹的工具,母子分离没有问题,老师全部都是临时工,也没关系,只要爹是总设计师就行了。某些鸡娃家长看了肯定会暗爽,但是童年有阴影的家人们估计就得ptsd预警了。 优点肯定是姜文的电影美学,极致浪漫,开篇小郎朗学的那首《匈牙利狂想曲》其实就已经给全片定下了狂热、夸张、浪漫到抽象的基调。 还有不少名场面,我最喜欢郎朗在半吊在空中的钢琴上,给街坊开音乐会的片段。是一种影像转换的极致浪漫,我觉得这就是钢琴的魅力,雅俗共赏。 另外一个,则是郎爹 这一套成功学的逻辑,是用极致的父爱包装出来的强权与控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认同并接受的。如果你不理解这一点,那影片自然会给你带来观感上的不适。 电影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的真实罪证影像,从小切口出发,以普通人视角去审视日军暴行,足够克制但也难以掩盖沉重的历史。 故事是“孤岛”式设定,南京大屠杀期间,面对日军的无差别残害,刘昊然饰演的邮递员阿昌和金老板一家躲在吉祥照相馆中避难。 为了尽可能地多活一天,他们只能帮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这些都是日军屠城的罪证,他们不得不通过底片去直面血淋淋的悲剧。 孤岛求生的故事线为电影增添了紧张感,也让人身临其境感受战争时南京人的无助。虽然没有放大血腥和暴力,镜头始终对准施暴者,但是贯穿电影的砍头、枪杀等残酷暴行,仍然让人感到绝望和窒息。 至于阿昌和金老板一家,从被逼洗照片的谨小慎微到起身反抗,不是因为生来就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只是见证了太多残暴兽行,被激发了骨子里的血性。 老板娘数钞票时抹掉的眼泪,阿昌偷偷用定影液封存罪证时颤抖的手,金老板起身反抗时大喊“老子是拍照片的”,比任何哭喊都更具穿透力。 电影故事其实很简单,尹正饰演的名角儿,临上场之前突然掉了链子。这时候呢,来送包子的黄渤,突然被军阀洪大帅钦点上台顶包演出。 戏班子代表着的,既是底层的小人物,也是传统艺术的象征。而这些通通被放置在了强权的铁蹄之下,任其践踏,艺术的尊严和人的人格,都不存在了。 上位者的心血来潮,想要改戏,名角也必须得低头。最有意思的就是结尾城头改换大王旗,权力会交替,但权力的游戏永远都有个上位者。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角色是余少群饰演的男旦凤小桐,首先他的扮相是片中最美的一个角色,飘飘欲仙又美得绝无轻挑之意。其次呢,他对艺术爱的深沉,把艺术当成信仰,把戏台当成祭坛。 比如说六姨太这个角色,就是一个纯粹的工具人,而且是影片里低俗笑料的负责部分,全片让我最不舒服的地方,就是六姨太的两次摇床。 我们中国人对死亡之后的亡灵世界,是怎么想象的呢?电影还原了很多大家熟悉的元素,比如奈何桥、孟婆汤、三生石彼岸花这些,还有黑白无常。 据说是在原作的故事架构上,创作了一个新故事——浪浪山的小野猪和小蛤蟆,因为工作失误被逼到死路,两个小妖绝境狂想,准备拉妖入伙扮成西游师徒,冒名去西天求取真经。 原本入职大王洞是毕生梦想,殊不知天外有天,大王洞在一句轻飘飘的台词中被灭的渣都不剩;用一袋不知道是不是真大米,就哄得鸡妖上蹿下跳改方案,一句“感觉不对”幻视抽象的甲方;被自己画的大饼骗到的野猪妖蛤蟆妖驯化猩猩妖的过程,怎么不算是职场PUA呢? 正因如此,他们逆风而行走向必死结局的瞬间,才让屏幕外每一个nobody热血澎湃。如果能成为自己一瞬间的英雄,飞蛾扑火又如何?这才是无名之辈,我也是浪浪山的一个小妖怪。 我所讲的只是一些概况和皮毛,这个故事做得太优秀了,朴实又扎实,细节填充得恰到好处,蛤蟆精腰牌编号九九八一,决战前小野猪反复扶起妈妈给灌满的水葫芦…… 一句话总结:《浪浪山小妖怪》或是暑期档唯一可以毫无负担放肆大笑的作品,无年龄门槛,只要能在影院坐得住就会非常合家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