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和应对变局的坚实依托。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当前,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走深走实。 即日起,新华社推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线观察”系列报道,立足一线采访调研,围绕完善规则制度、推动设施联通、促进要素流通、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展现各地区各部门聚焦重点难点,以有力有效、可感可及的举措激发市场活力、畅通经济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编者按完) 新版负面清单再“瘦身”,让公司可进的领域更多;清理整治市场准入壁垒,让要素资源顺畅流动……近段时间以来,一系列真招实策直击问题、回应期盼。记者调研发现,各地持续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提升准入效能,以扎实有效的举措助力公司专心创业、放心发展。 夏日合肥,位于骆岗公园的城市空中交通枢纽港内,一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旋翼高速运转,腾空而起。这台“空中的士”属于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今年3月获得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过去公司可以设计生产飞行器,但因准入限制,难以实际运营。”合翼航空公司总经理李晓娜说,政府部门联合行业机构等制定标准规范、明晰权责划分,伴随着适航审定“破冰”,商业化进展提速。 明确“怎么进”“如何管”,低空经济发展按下“快进键”。有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低空经济相关公司超8万家,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4月24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对外发布,事项数量从2018年首版的151项压减至106项。“一单尽列、非禁即入”,让经营主体有了更明晰的认知和更稳定的预期,让“无形的手”释放更多活力。 8.04亿元!近期,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中标“环天卫星星座建设”项目,将按计划完成10颗遥感微小卫星星座的研制,并进行卫星发射组网。 引入民资的浙江三澳核电项目1号机组近日完成热态性能试验,年底有望并网发电;杭温高铁、杭台高铁穿行浙江大地,“民资入铁”护航“流动中国”;首批13家外资公司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吸引更多外资耕耘中国……准入放宽带来投资兴业机遇,释放创新创造潜力。 5月20日,由香港细胞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出资设立的深港细胞谷(深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这是我国“允许外商投资公司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相关试点在广东的新实践。 深港细胞谷创始人史渊源说,当地在医疗服务等领域的一系列政策创新,让公司不仅进得来,且能够协助医疗机构合理合规生产细胞产物。 在海南,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组建,破解火箭“商业发射难”;在浙江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发布,促进公司数据跨境流动高效合规;在广西,北海市颁发首张通过“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办理的全国工业产物生产许可证,以信用承诺为特色的“准营快车道”加快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说,在清单“瘦身”的同时,审批、登记、监管等改革同步推进,各环节密切配合,为各类公司同台竞技提供保障。 6月初,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科建高分子材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中国商飞的第二次“考验”:新开发的系列橡胶压力垫,进入国产大飞机C919的供应商体系。 该公司董事长吴海涛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立大飞机供应商储备库,推动沿线城市一批公司走进大国重器的供应链,科建也由此打开新市场,“仅一款耐高温真空胶带就带来3000多万元的收入”。 从开放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打通创新链,到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畅通产业链,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地区以“链”为切入口,切实降低上下游、产业间门槛,推动公司进市场、拿订单。 针对“审而难入、许而受限”等顽疾,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向当地送达《行政建议书》。消除歧视性配额、为新品牌车辆加速办理上牌事宜等举措,有效破解行政壁垒。 今年以来,一系列举措加力清壁垒、护公平: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在全国开展,线索归集、核实整改等长效机制持续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发布,细化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总体要求、部门职责、审查标准、审查机制、审查程序以及监督保障措施…… 在长三角,上海张江与安徽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遥相呼应,4万多台大型科学仪器跨区域共享;在粤港澳大湾区,“湾区认证”在工业消费品等领域已签发证书153张,实现“一次认证,三地通行”;在武汉,东风汽车牵头成立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推动上下游协同攻关……一个个创新举措努力将公司在公共资源应用中的平等地位落到实处。 记者也了解到,一些地方仍有限制民企公平参与竞争的情况,有的名义上开放一些项目,但资质条件等要求过高,看似“大门敞开”却“走不进来”的现象仍然存在。 “破壁垒是一个持续发力、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辛勇飞认为,要把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管理方式结合起来,把放宽准入限制同完善监管统筹起来,切实增强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底气。 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对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提出更高要求。建设更加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看中综合保税区的区位优势,中非先锋股份有限公司从北京大兴迁移至此。原以为要跑好几趟才能办好,没想到当地将公司迁入申请、迁出调档、变更登记等整合为“一件事”,线上提交材料,一次完成迁移。 推动设施互联,在苏州,全国首个跨省市、跨关区前置货站启用,实现航空安检前置、海关查验前置、鉴定报告服务前置,帮助长三角公司“货通全球”; 加大产业协同,在湖北,以光谷为中心加速完善光纤光缆配套,引导黄石、鄂州等地做强电子元器件等特色产业,“光谷科创大走廊”越走越宽; 从交通“一张网”、规划“一盘棋”,到数据“一个库”、审批“一个章”,以更加规范公平的市场“软”环境,锻造公司发展“硬”实力,才能让大市场潜力得以释放。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其中,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居于首位。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首批涉市场准入行政诉讼十大典型案例,推进市场准入法治化;民营经济促进法着力健全、完善民营经济组织市场准入领域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机制;强化执法监督,扎实推进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持续推进的法治建设,为完善市场准入增添“刚性保障”。 “大市场并不天然具有相应的规模效应,要通过改革巩固和扩展市场资源优势,形成大工厂和大市场的协同效应。”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说。 面向未来,以更有力的举措完善准入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活力将持续涌动,发展动能将进一步释放。(记者张辛欣、王雨萧、唐诗凝、龚雯、田甜)(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