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外界的质疑,马斯克承认公司将经历几个艰难的季度,同时不忘给投资者“画饼”,希望大家将目光投向公司非汽车销售业务,关注更长远的发展。 北京时间7月24早间,全球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公布了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各项主要财务指标,均出现大幅下降,营业收入更是创下了最近十年来,最严重的单季度跌幅。 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二季度的营业收入为224.96亿美元,同比下降12%,低于市场预期的228.26亿美元;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16%,略高于市场预期;调整后每股收益0.40美元,同比下降23%。 二季度,特斯拉来自汽车业务的收入为166.6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98.78亿美元下降16%,但环比有所增长。其中,汽车销售业务收入为157.8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7.43亿美元;来自汽车监管信用的营收为4.39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8.90亿美元。 上述汽车监管信用业务收入,实际上就是特斯拉从其他支付碳积分的汽车制造商处获得的收入。特斯拉这项“躺赚”的业务,后续可能还将面临大幅下滑。近期,美国联邦税法改革,取消了多项电动车补贴以及新能源产业税收抵免政策,传统车企将无需再购买碳积分。 另外,当期特斯拉来自发电和储能业务的营收为27.89亿美元,同比下降7%。公司服务及其他业务算是该季度为数不多的亮点,实现营收30.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 在与分析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坦言,未来公司还可能会有几个艰难的季度,但他同时表示,预计到明年年底,公司的经济状况将“非常引人注目”。 尽管,马斯克给了外界一个美好的预期,但市场还是更愿意根据眼前的事实作出判断。二季度业绩披露后,特斯拉股价盘后重挫约5%。 为改变不利的市场形势,特斯拉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今年3月以来,陆续更新了畅销的Model Y,对豪华车型Model S和Model X进行升级,推出了简配、低价版本的Cybertruck。 这些刺激措施的确拉动了销量,二季度公司全球销售38.41万辆,环比有较大提升,但与去年同期的44.40万辆相比,仍大降13.5%,这应该是该公司近十年最严重的销量滑坡。 而在欧洲市场,特斯拉似乎越来越不受待见。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数据,今年6月,特斯拉在欧盟的新车注册量同比下降39.5%,已连续6个月出现销量萎缩。 据研究机构数据,今年4月,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已首次超过特斯拉。5月,比亚迪在欧盟和英国市场的销量继续飙升,新车注册量同比增长397%。 今年5月,中国品牌在欧洲的注册量65808辆,市场份额已从上年同期的2.9%增至5.9%。当月,吉利和上汽双双登上欧盟新车注册量前十榜单。 在分析师交流环节,特斯拉自动驾驶业务负责人透露,目前公司的Robotaxi表现出色,也很受欢迎。他介绍,公司已在奥斯汀总部进行了一轮Robotaxi投放扩张,未来在当地的运营范围将扩大到如今的十多倍。 对于外界关注的FSD(全自动驾驶),特斯拉方面也在交流中做出了回应。马斯克表示,面向个人用户的无人监管FSD服务,大概会于今年年底在部分地区推出,“对此我们会保持谨慎、认真的态度。” 虽然,特斯拉正在拓展FSD的测试范围,但同时也面临着全球范围内的强监管。此前,马斯克曾表示,2025年在欧洲推出FSD,这一计划显然已遇阻。而在中国市场,短期内特斯拉的FSD,恐怕难有落地的可能。 对于公司开发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马斯克表现得相当自信。他称,Optimus V3的设计是公司有史以来最正确、最优的设计。他预测,5年后公司单月会生产10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 特斯拉方面表示,新车已于6月开始投产,计划在今年下半年量产,预计第四季度向公众推送。马斯克进一步明确这款车的外观设计,“看起来就像Model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