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海浦东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胥女士和沈先生1989年登记结婚,共同生活三十多年后,不料丈夫竟然和自己的闺蜜陈女士有了婚外情,并多次大额转账给陈女士。该事件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和讨论,登上微博热搜榜。 2024年7月,62岁的胥女士和67岁的沈先生离婚,结束了35年婚姻。离婚后,胥女士实在气不过,把前夫和50岁的闺蜜陈女士告上法庭。胥女士查到,在2023年到2024年,丈夫多次给陈女士转账总计86000元。她要求认定前夫赠与的这86000元无效,并返还一半的转账款43000元。 法庭上,前夫和闺蜜辩称,两人之间的金钱往来是借贷关系,并没有逾越界限。陈女士还称其中一笔4万元是自己找胥女士借钱时,胥女士指示沈先生转的,后来她已经归还了这笔钱。 真相究竟如何?法院梳理转账记录发现,沈先生竟然不止给陈女士转账了86000元!原来,陈女士找胥女士借钱时,胥女士确实指示沈先生给陈女士转账4万元。然而,沈先生却慷慨转账14万。 2024年5月20日,胥女士在微信中告诫丈夫沈先生,“我已经知道,这次到西藏你是和陈某一起去的”“做人没有底线,老天是不会容的,会遭报应的”。此事在胥女士和陈女士同在的“五朵金花”闺蜜群里也彻底爆发,胥女士当众指认陈女士,“我已全部调查清楚,这次到西藏你是和我老公一起去的”。陈女士则回呛“臆想症太严重了,觉得人人都要和你抢老公,撒泡尿照照你配吗”。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沈先生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相应的赠与行为应为无效。最终,法院全额支持胥女士诉请的43000元转账款。 针对该事件,网友发表评论,“太离谱了!”“闺蜜也要防。”“简直是老年版《回家的诱惑》。”也有网友不理解,法院调查了解到,沈先生共计向陈女士转账18.6万元,为何仅支持胥女士追回4.3万元? 在上述案件中,沈先生向陈女士转账的行为,被法院认定赠与行为无效,法院认定的依据是什么?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哪些情况下赠与行为会被认定无效? 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婚姻存续期间的生产经营收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处理权。沈先生在未取得胥女士同意的情况下,将18.6万元转账给婚外情对象陈女士,构成对共同财产的单方处分,该行为已超出日常生活所需的范围,因此被认定为无效。 西藏同行记录与大量特殊金额转账(如含有"520""1314"等寓意);短信中承认婚外情的语言证据;购买助性药物寄至家中的事实。依据《民法典》第153条,此类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 胥女士起诉时仅掌握8.6万元的转账证据,其余10万元是法院依职权调取银行流水发现。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3条"不告不理"原则,法院只能在原告诉请范围内判决,故仅支持其主张的4.3万元(即8.6万元的50%)。 司法认定方法:①审查转账备注(如无"借款"字样则推定非借贷);②分析资金流向(是否存在虚构还款记录);③查证双方关系(如存在亲密消费记录则强化赠与性质) 通过本案可见,法院对婚内无效赠与的审查已形成"财产权+伦理"的双重判断标准,反映出我国法律对婚姻财产秩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重维护。 2006年2月春节期间,在东莞务工的古先生回到老家湖北通城县,经熟人介绍和黎女士相亲,因为第一印象不错,双方感情发展迅速,不到一个月黎女士突然告诉古先生自己怀孕了,这让古先生非常惊喜。 在东莞的古先生立即返回湖北通城,并在2006年3月和黎女士领了结婚证。婚后,黎女士留在娘家待产,仅七个月后,古先生和他的家人就接到黎女士的消息说生了个女儿。 不信任感也逐年在古先生心中疯狂地蔓延。于是,在今年8月6日,古先生委托妹妹悄悄为自己和两个女儿做了亲子鉴定。一周后,古先生看到鉴定结果的时候,整个人都呆住了。 当事人黎女士表示,他冤枉我了,我觉得他太没良心了,我跟他拿结婚证的时候我已经告诉他我怀孕了,并且我跟他是没有发生关系的,他心里面没数吗? 对此,有律师指出,在婚姻中,夫妻双方互相忠诚、互相尊重、互相关爱,是婚姻健康和谐的本质要素,也是法定义务和基本的道德要求。 对于涉及非亲生子女的离婚案件,只有在构成欺诈性抚养的情况下,才可以要求女方返还抚养费并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在法律上,女方故意隐瞒子女与男方无亲子关系的事实,使男方实际履行了抚养义务,构成欺诈性抚养侵权行为,男方请求返还支出的抚养费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一般应予支持。 所谓的欺诈性抚养,是指女方隐瞒子女与男方无亲子关系的事实,使男方实际履行了抚养义务。本案中张某对儿子李小某非亲生早已明知,李某在婚姻中对孩子非张某亲生不存在欺骗行为,并且张某自愿抚养李小某多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并不构成欺诈性抚养,不可以主张返还已支出的抚养费,也不存在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 lena: 既然你那么介意孩子不是亲生,当初为啥又要和怀孕女子结婚,是图女方美貌还是自己经济条件差娶不起老婆?女方既然婚前没有隐瞒,你也知情且接受,现在过了十八年又反悔,还去起诉,装老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