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感觉女演员又在不断拓宽创作的边界。步惊云抨击了贞操枷锁、王大刀反击性骚扰、小雪把婚姻故事又讲出了新花样。 女脱口秀演员给脱口秀提供了更多社会议题和思考的空间:Echo讲完了自己的人生还会嘲讽不文明穿着的人,张慧讲完了自己“强势”,就继续用强势来讲禁烟问题。山河讲完了自己的身材和“旺夫相”,去观察公共厕所。小蝶讲完了自己人生的地狱笑话,还有大码女装…… 但她反击的逻辑很有意思,不是上学术高度的说理。是把女性作为一个“人”来讲:因为诱惑很难抗拒,做个有帅哥的梦,就欲罢不能。 到这里段子好像已经无法只是段子,步惊云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开始有点哽咽。她说她看到纪录片女孩被造黄谣就跳楼了。 第二遍再看她的表演,我会觉得“活着”这两个字特别重要。从对自己好色的调侃,到“女人好色根本无害”,再到“打破贞操去除耻感”,这一切的出发点是:女人是人,应当有生而为人的尊严和主体性。 我能想象会有人批评步惊云不过是在段子里加入了社会新闻和性别议题,甚至会批评这段子都讲哭了煽情了是不是违背了喜剧原则等等。 但是,一切创作只要是真诚的,那么技法和原则都会变得次要。步惊云说的这些话题这些年在网络上已经展开很多了,而真正支撑她表达的那口“气”,是她对一个女性被贞操杀死的同情和愤怒,那是一个人,一条生命,如若探究这个悲剧原因,就会涉及到她讲的所有。 的确如此,单从这段表演来说,步惊云的主题一直在递进,最后跳到了严肃的社会议题和几千年文化根源上对女性的压迫。而她的思路又如此清晰表达如此简洁有力。 步惊云也是这几年变化最大的一个脱口秀演员。我还记得她最初上节目讲的是如何用豪放的方式追到帅哥男友。那时最初她的视角在传统的家庭婚恋叙事内,喜剧点是自己表现得像个男的。后来她观察到的生活越来越多,就有了“没有抽象的爸哪来泼辣的妈”这种洞察,人们看到妈妈脾气不好往往是有个拖后腿自我中心的爸爸。 去年开始我感受到步惊云特别大的变化,她开了自己的脱口秀俱乐部做了老板,视野完全不一样了。她说对比董明珠这样的,自己“离成功只多了个老公”。又说自己不想上《再见爱人》只想上女公司家峰会。 今年步惊云的段子都是“换位和性转”。因为女老板是一个上位者,当她处在上位者的位置去对比,就会发现上位者的确背负更多伦理义务(跟男下属说话稍微油腻一点就怕下属以为自己在性骚扰),但这种性转议题又展现出社会文化造成了根本上的男女性不同处境,女性作为上位者其实会随时反思自己。 从最初的“豪放的我倒追男生”到现在全场起立的“贞操啥也不是”,步惊云的的变化,或者也是我们的变化。一开始我们只能在现有框架内去努力做出打破刻板印象的事情,比如做一个豪放大胆的女孩。但只要我们一点点释放自己的自我,不断观察和思考,我们必然会变化。步惊云的女性意识是随着生活变化和社会发展一直在朴素地觉醒着,她变化的每一步都是真诚的。这是最可贵的创作素材。 可以跟所有人共勉的是——只要是自己感受到的,哪怕是别人都讲过了网络上都讲过了,属于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从血肉里迸发出的表达就是那么流畅有力量。 步惊云的“主体性视角”也是《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中女性创作者的共性,任何题材都能看到她们在以一种“我”的态度凝视着全世界,拒绝成为客体,拒绝被放置于一个传统的位置。 王大刀的个人风格非常独特,表演融入了独白话剧的感觉,表达也有些意识流。但我非常喜欢。她本人的表情、动作,跟她的语言习惯和舞台表现力都是浑然天成的个人魅力。哪怕是很多人吐槽过的事情她讲出来就会变得不一样,而且有一种强烈的生命能量,她只会讲自己感受到的东西。 她惊讶于对方用词精简语气傲慢。看起来是在讲段子,其实是在指出这种骚扰的荒谬:为什么我是一个“人”,你却能如此理直气壮地说出做出这种猥琐的事情,好像我只是一个物品可以随便看呢?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段有些莫名,全是肢体动作。但我却觉得这段意味深长。一方面她希望当年的自己和今后将来所有遭遇性骚扰的女孩都能有效反击,不能让变态就这样走掉,另一方面她提出了一种反击性骚扰的思路,那就是凝视回去,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他,用一种把你也当做一个物品的方式回应他。 王大刀也是非常有天分的创作者,她说她制造这样的脱口秀,灵感来源是《杀人回忆》。她的确用自己的段子做到了一样的效果。她当年没有反击,但现在可以用创作来做一场持久的报复,更多女性会学会反击。 从“母猎豹”到拆解自己遭遇过的性骚扰,王大刀的“主体性”也是一直非常强。她总是会让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完全没有被规训过的女孩,她总是会问:为什么我天性会被压制,为什么你们没有当我是一个“人”。 李宇春对王大刀这段表演的点评里回忆自己早年被网暴的经历。当记者用她不喜欢的称呼来问她的时候,她当时说“这是个娱乐”。但是她现在明白了,那不是娱乐,那是网暴,她希望当年的自己曾经正面回应过。 节目组给王大刀这段表演做的后采也特别好,是采访了所有参加节目的女演员,问她们被骚扰过吗。所有人都说,有。每个人,都有好长好长的故事要讲。 那一刻我想,这些话题根本不存在网络上讲过了别人讲过了所以不用一次次讲。就是一次次讲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诠释和理解,一次次呈现性骚扰的不合理,一次次化解我们的害怕一次次让我们训练自己反击的勇气。 小雪的技巧很圆熟,会在大家毫无预期的地方埋梗。这些梗又会在观众没有准备的地方相互呼应。 一开始她淡淡地说带两个孩子很辛苦,地上掉什么东西都要捡起来洗干净放回原位。就在观众以为这只是普通的家务抱怨时她来了一句:“孩子用老公的牙刷刷地,我捡起来,放回原位。” 后面也延续了这种结构,一开始是讲两个女儿怎么为了一个杯子吵闹,听起来像聊闲天。后面直接把这个思维方式挪用到“爸爸摔了”上,就产生了惊人的甚至可以说是大逆不道的喜剧效果:老公嘛,无所谓的事情。 其实今年《脱友2》一上线,大家就能感觉到一种生机勃勃的“女性凶猛”,女性的表达越来越自由和自如,她们的遭遇各不相同,但都能用一种“我自己的主体性”来看世界。 在一个父亲多次再婚的重男轻女家庭里,她是不被重视的女儿。她是一个听着歧视性言论长大的女孩,但她讲出了女儿的视角:父亲是荒谬的,别人对父亲的维护是没有逻辑的,愿意跟父亲走入婚姻的女性,令人扼腕。 王小利讲的是反击剩女歧视的段子,这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她真的很自洽和自如。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个“刚醒”来回应“结婚的幸福你不懂的”。网络上描述过千百种“不结婚的快乐”,但往往会走入“有钱才快乐”的误区,而王小利说的是最日常最随手可得的快乐:轻松,不会被压迫。 “虚构老公孩子”这个段子在吐槽婚姻的段子里也是效果拔群。虚构老公但说不提了大家就不会问了,揭示出一种“基本盘”。比说谁谁谁具体干了什么还狠。 小蝶则让人想起去年的Echo,把自己破碎的童年用地狱笑话讲出来。她非常适合讲地狱笑话,平静和适度的嘲讽,但努力走出痛苦。 有一个感受是,在脱口秀里能看到更多女孩那不幸运的人生。去年只是Echo如何从家暴重男轻女的大山家庭里逃离,今年小帕是不负责任父亲,小蝶差点没出生,王大刀19岁被性骚扰,菜菜用黑色幽默来讲已经去世的母亲,王颖罹患乳腺癌切除了乳房依然坦然面对,因为身体是自己的而非别人的……以前我们说“因为女性面对很多困境所以灵感更多创作欲更旺盛”的时候,绝对想不到痛苦其实太多太具体了,将会诞生多么震撼人心的表演。 跟李宇春热烈讨论“粉红税”的陈鲁豫,也是脱口秀的老朋友,每一次都能共情到关键点。很感动的是她不是以一个前辈或者名人的姿态去高高在上地点评,她会说自己也有困惑,如果以前就能听到这些女性脱口秀,她会更有力量。 从参与脱口秀的最初,她就一直坚定支持女选手们的表达,有女性主义的视角。步惊云炸场后,鲁豫更提出,女性视角并不是小众视角,这是一种“人类的视角”。 特别要说的是,人见人爱的鸟鸟现在不上场了,但是她以节目总编剧之一兼内容总导演的身份,沉稳坐在台下。请节目组也顺便出个鸟鸟cut合辑吧。 今年《脱友2》最大的彩蛋是李宇春的新歌 《冬泳》。这首歌曲 由女性音乐人 杨默依创作,李宇春官宣这首歌时转发了去年Echo对于二姐的那条微博。 鲁豫和李宇春还一起发布了共创视频,在李宇春的歌声里大家齐齐亮相。无论是大明星还是刚起步的脱口秀女演员,她们要面对一样的困惑,去寻找各自的答案。看节目的我们,也是她们中的一部分。 在这样一个时刻如果还有什么正在蓬勃,那就是开口说话的女人。用“我们女人”的眼光凝视整个世界,这个创作空间依然大有可为,而且也并不“狭窄”,可以包括万象。因为女人就是一个有自己主体性的“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