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在于,上半年,长视频平台都在走向盈利的路上。今年一季度,优酷实现20年来的首次盈利;爱奇艺、腾讯视频连续盈利三年……长视频平台都告别烧钱阶段,找到盈利路径。 忧在于,上半年,与往年相比,长视频平台爆款输出不稳定、短剧对长剧的市场冲击只增不减,长视频平台也在寻求转型突围。 透过头部平台的变化,我们不仅看到了各自平台的表现,也观察到整个行业的发展走向——随着用户对优质内容的要求不断提升,如何打造爆款作品、增强用户粘性,成为摆在长视频平台面前的共同课题。 2025腾讯视频影视年度发布上,腾讯公司副总裁孙忠怀提到腾讯视频要聚焦竖屏短剧、AI 技术驱动两大变量,制定针对性策略,打出差异化市场定位。 早在四月份,爱奇艺2025世界大会上,爱奇艺提出“长短共生”的策略,旨在向下共情,向上创作;另一边,优酷以“精品化+差异化”的双轨战略加强对内容的把控。 即将到来的暑期档,是爱优腾芒一年中最为重要的练兵场。这场对于内容的竞争,仍在继续,但无论走哪路线,精品化内容是共同的追求。 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观众,或许很难回答。因为判断长视频平台火爆的重要标准之一,是爆款剧。而过去半年,“爱优腾芒”在爆款剧上各有千秋。 一季度,爱奇艺独播的《漂白》在迷雾剧场的加持下,凭借紧张刺激的剧情和深刻的人性探讨,引发观众热议;优酷生花剧场上线的《难哄》,实现了热度与口碑的破圈;腾讯的《大奉打更人》凭借经典IP改变,站内热度直接突破三万;芒果的开年大剧《国色芳华》刷新了湖南卫视的开年收视纪录。 《藏海传》作为优酷推出的男频权谋剧,在播放量、市占率和集均播放等关键指标上表现亮眼。云合数据显示,该剧的最高市占率高达40.1%,并且在多个连续日里占据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榜首。灯塔数据进一步显示,《藏海传》的累计播放量达到了18.5亿。 《折腰》作为腾讯的S+级剧集,是典型的“积压剧”重生翻红。这部早在2023年就杀青的剧,如今才播出。不过,男女主角的话题度+剧情的设置,观众对《折腰》的热度并没有被时间消磨。空降上线开播半小时热度破23000,云合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播出效果相当亮眼。 反映到商业价值上,《藏海传》首播前便与超30家品牌达成合作,创下优酷大剧播前招商金额与数量的双记录,开播后合作品牌增至60多家。 另一边《折腰》50分钟的广告总时长,创下广告时长之最。得益于男主姓魏,与品牌三九胃泰的“胃”同音,第27集整三九胃泰独占215秒广告时长,创下单集时长之最。 两大古装剧打擂台的背后,是行业竞争更为激烈的节点。作为暑期档的前哨,5月往往是是平台们试水暑期,为其蓄力的关键时期。随着《折腰》《藏海传》《人生若如初见》三大剧集同步官宣,剧集大盘进一步升温。QUEST MOBILE显示,5月上新剧月播放量破4亿的高达5部。 即将到来的暑期档,是一个观众时间更为灵活、对娱乐内容需求旺盛的时期,也是各大平台拉动流量和付费用户增长的黄金时段。 爱奇艺的迷雾剧场、恋恋剧场和小逗剧场分别将悬疑、言情及喜剧题材进行到底。比如,微尘剧场聚焦《在人间》《半个月亮爬上来》等创新迷你剧集,《唐朝诡事录之长安》《警察荣誉2》等多部经典IP也在下半年的片单之列。 腾讯则将自身的IP内容储备优势发挥到极致,主打“超级头部精品+垂类精品标杆”的双轮驱动模式。前者可以视作平台兜底内容安全感的王牌,后者则是深耕内容生态的多维增长曲线。下半年,腾讯将推出《造城者》《千里江山图》《文城》《芳名三九》等重点剧集。 相比于前两年的爆款“狂飙”,爆款越来越难做是事实。即便是头部剧集,也很难与去年同期《墨雨云间》《庆余年2》相比,这对影视行业而言无疑是艰难的。 不过,各家对优质内容的探索没有变。像优酷提出2025年“剧集六边形”战略,以六大题材板块覆盖队员的观众需求;芒果也将片单的丰富性向爱优腾三家看齐。 爆款剧越来越难“赌”的另一面,是观众越来越挑剔,对精品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观众不仅想看到有“爽”点的下饭电视剧,也要有提供情绪价值的综艺做陪伴。 如果说电视剧可以制造爽点,那综艺则更要注重用户的精神需求。去年年底,喜剧之王单口季中,喜剧演员付航的“Passion”火出圈,靠的就是对观众精神上的抚慰。 最终,爱奇艺《喜剧之王单口季》在平台的热度峰值破9400,登顶2024爱奇艺综艺热度峰值排行榜,并拿下了爱奇艺独播综艺历史热度峰值TOP2。 正是因为这种成功,这种喜剧治愈+精神鼓励的喜剧综艺,也成为今年综艺赛道竞争最激烈的细分领域之一,各大平台的内容储备都相对充足。 美兰德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在电视综艺融合传播影响力TOP20的综艺中,综N代占比70%;在网生综艺融合传播影响力TOP20的综艺中,综N代占比50%。 今年上半年,爱奇艺开始探索旅行+代际的结合,推出《一路繁花》,“70后姐姐团+00后少年”的破次元旅行,引发关注,节目融合传播影响力94.26位列全网热播综艺TOP1;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暑假,音综或许是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赛道。五月,在芒果《歌手2025》的预热下,《亚洲新声》《新说唱2025》《闪光的夏天第二季》都相继上线,为暑期档音综开了个好头。 可以看到,当剧集市场面临增长压力,平台都希望将综艺培养成稳定的“第二增长曲线”。但这个增长曲线,依旧是对内容与品质的双重考验。 长视频行业的残酷性在于,观众对平台是没有“忠诚度”可言的,观众只会对新鲜的爆款内容感兴趣,这时候,怎么吸引用户,怎么留住用户,并从用户身上找到更多增长,是长视频平台需要考虑的。 本质上,对综艺节目而言,吸引用户注意力,是对广告主最大的吸引力。当前,视频贴片和赞助广告是综艺变现的重要方式,像金典、特仑苏等食品品牌,都是综艺的常客。 会员运营层面,平台们对综艺的运营思路也与爆款剧相似。比如,VIP除了正片外可以看到先导+衍生节目等权益,SVIP除上述权益外,对于正片、加更还能提前看,并且能获得每期花絮礼包。 不容忽视的是,和过去两年相比,综艺和影视剧面临着同样的增长困境。根据击壤《2025年Q1综艺植入简报》中的数据显示,2025年Q1电视综艺客户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2%,网综客户数则下降22.3%。 或许玩家们期待的,是在观众流量大的暑期市场,利用爆款实现增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暑期档至关重要。只是,究竟什么样的节目能带来爆款效应,没人能给出正确答案,只能靠平台自己探索。 阿里发布2025财年第四财季业绩显示,本季度阿里大文娱经调整EBITA盈利3600万元。阿里财报显示,大文娱集团之所以能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2%,“优酷广告收入增长”是拉动因素之一。 今年一个重要的变量在于微短剧的崛起。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2024年看微短剧的人比点外卖的人还要多。 今年春节期间,有超2000部短剧上线,并涌现出红果短剧这样强势增长的APP。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7年预计微短剧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爱奇艺无疑是动作最快的一个。去年,爱奇艺创始人龚宇在2024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全行业都应该做微短剧,而不是把它当成洪水猛兽,并反复在公开场合强调微短剧的重要性。 另一边,腾讯也在不断探索微短剧的发展模式。过去半年,腾讯视频短剧的激励机制实现三次变革。1月21日首推CPM激励,3月31日激励政策实现延长,再到5月30日明确“独家首发、时长计价、入口合规”的精细化分账机制。 从当下短剧的商业模式上看,随着红果短剧免费模式的崛起,短剧正式进入免费时代。据行业预测,2025年,免费将极大可能超过付费。相比于付费,免费短剧的变现逻辑不再是冲动消费,而是靠一个故事一直吸引用户,用户看的时间越长,平台和制作方的分账收入就越高。 以爱奇艺为例,其一季度财报指出,微剧已成为爱奇艺极速版日均播放时长第二、日均播放UV第一的内容品类。据爱奇艺方面介绍,爱奇艺主站APP聚焦“会员免费观看”模式,以收费微剧为主;爱奇艺极速版主推免费微剧。目前爱奇艺已拥有超15000部微剧内容,其中免费微剧和会员微剧约各占一半。 从长剧到短剧,“爱优腾芒”的内容基因毋庸置疑,比较重要的是变现路径。为了让短剧尽快找到确定的商业路径,平台们将超前点映、云包场、独家花絮等会员转化操作逐渐复制到短剧身上。 在做短剧之前,长视频已经有意将剧集变短。先是优酷副总裁谢颖公开呼吁长剧要“拧干水分”,爱奇艺创始人龚宇也明确表示“内容时长要更短,集数要更短”。 无论如何,形式不是目的,好内容才是。对“爱优腾芒”而言,只有坚持内容的精品化,基于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差异化,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