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全体中华儿女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付出超过3500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取得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 80年来,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赓续英雄血脉、弘扬家国情怀,亿万人民共赴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 人们不会忘记,1943年3月18日的那场战斗,从拂晓持续至黄昏,一个连的官兵以血肉之躯殊死阻击日伪军1600余人,毙敌170余人、伤敌200余人,最终全部壮烈牺牲…… 回望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那血火铸就的不屈脊梁、那激荡不息的爱国情怀,成为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等一批抗日英烈和“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一寸山河一寸血。当年来到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在《华北前线》中写道:“青年和老人,妇女和儿童,都为了当前的斗争组织了,训练了,武装了起来。” 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最深厚的伟力。”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必将凝聚磅礴伟力,开拓事业新局。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90年前,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种下自强图存的新希望。 在新时代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绵延不绝,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实现中国梦的壮阔航程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奋进中国的强大动力,在不断升华中展现出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 白洋淀,芦苇轻摇。80多年前,这片红色热土书写下可歌可泣的抗战传奇。如今,“未来之城”雄安新区正在这里拔节生长。久久为功的定力、滴水穿石的韧性、只争朝夕的干劲、闯关夺隘的勇毅,托举起前无古人的事业。 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抗击自然灾害、经受疫情大考、抵御极限施压、统筹发展安全……愈是疾风骤雨,愈是坚如磐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驱动中华民族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的强劲引擎,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迸发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壮丽旗帜!” 曾经千疮百孔的国家,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曾经民不聊生的土地上,如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稳步前进…… 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改天换地的人间奇迹——正是民族精神的积厚成势,推动复兴车轮滚滚向前。 2015年9月2日,人民大会堂灯光璀璨。30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帮助和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接受习近平总书记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2021年7月1日,天安门广场见证历史盛典。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当“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当“Z世代”在创业路上跑出加速度,当运动健儿在国际赛场上奋勇争先,当大国工匠托举起制造强国的坚实底座……无数平凡英雄将自身涓涓细流汇入国家发展的浩荡洪流,汇聚起共襄强国盛举的磅礴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巍然耸立。 卢沟桥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上,象征胜利的火炬图案,在一面由5098张抗战老照片拼成的巨型照片墙上亮起。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高擎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以爱国主义精神挺起脊梁,用爱国主义情感凝聚力量,奔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陈祥榕、陈红军、肖思远、王焯冉……5年前的夏天,喀喇昆仑见证了这群勇士的壮举。“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条承载着英雄精神的道路,回响着年轻的战士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深情告白。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爱国先爱党,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爱国要爱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 阔步新征程,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全体中国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阔步新征程,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壮大和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作为一名党员,能高擎党旗走过天安门是无上荣光,更是千钧重责。”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的王子赫,即将在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中担任旗手。 “这面旗帜,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何谓青春,青春何为?这名“90后”给出了最响亮的回答。 “广大青少年生逢其时,要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在百团大战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前来参观的青少年学生。 阔步新征程,要激扬青春力量,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心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务实行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宽广舞台上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 今天的中华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从容自信,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的中国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豪情壮志,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记者史竞男、王思北、徐壮、邢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