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康迪科技(KNDI.US)股价盘中一度飙升21.7%,最终报收于1.31美元,涨幅达13.91%,成交量较8月11日上涨达7021.62%。这一异动源于当日早间的一则公告:子公司中换电与宁德时代正式签署换电站设备供应合同,双方首个重卡换电站订单已启动对接。 在经历了过去一年亏损、净利润同比下滑的背后下,康迪车业正通过转型成为“康迪科技”,凭借从“制造出海”到“智造出海”,以及如今的“生态出海”的“三海战略”,试图撕掉过去传统制造公司的标签,向技术驱动型平台跃迁。 这一布局直指两大趋势:1. 政策红利: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本土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提供高额补贴,换电设备属于重点支持领域;2. 市场需求:全球重卡电动化加速,2024年北美换电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亿美元,而宁德时代占据全球动力电池40%份额,绑定龙头意味着稳定订单。 康迪的换电技术积累可追溯至十年前,但其商业化长期滞后。此次合作将借助宁德时代的渠道与品牌势能,快速打开市场,并为后续乘用车换电场景铺路。 其一是与“杭州六小龙”之一的云深处科技合作,联合开发高尔夫智能装备及北美安防巡检四足机器人,后者针对工业安防巡检场景; 康迪的机器人战略高度垂直化,北美安防市场年规模超百亿美元,因劳动力成本高昂,智能巡检需求迫切;而高尔夫智能装备则瞄准高端休闲消费市场,与其现有高尔夫球车业务形成协同。 1. 供应链本土化:美国德州工厂已实现高尔夫球车本地化生产,规避关税形成壁垒;与中比新能源(CBAT)合资建设美国锂电池工厂,首期电池包组装项目2026年投产,满足《通胀削减法案》补贴要求; 北美市场对康迪的战略意义非凡,其占全球非公路车市场80%以上的份额,预计2034年规模达68亿美元,且电动化渗透率不足20%,远未饱和。 尽管战略布局亮眼,康迪的财务数据仍显严峻。2024年,康迪财报显示其营收1.28亿美元(同比+3.2%),净亏损5095万美元,主因一次性资产减值2413万美元及管理投入激增。 对比行业,例如绿通科技(国内高尔夫球车龙头)2024年营收14.7亿美元,净利率18%,主攻高端定制化车型;丰茂股份(橡胶传动带龙头)借米其林品牌授权抢占海外市场,海外毛利率达40%;涛涛车业,后来者居上以性价比优势抢夺康迪北美市场。 康迪的挑战在于,新业务需持续输血,但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仍待加强。2024年其越野车毛利率虽提升至30.8%,但净利率为-53.9%,销售团队业务能力明显不足。好在如今新业务逐渐展开补齐短板,或有新的突破增长亮点。 1. 换电+机器人双技术协同:换电站的机械控制与机器人运动算法同源,研发资源可复用。例如换电机械臂的精度控制技术可迁移至安防机器人; 3. 政策红利:通过美国本地化生产获取补贴,同时利用中国供应链降本。例如电池包工厂电芯初期由中比新能源东南亚基地供应,后期转美国本土生产,实现关税与补贴最优解。 短期来看,宁德时代换电站订单落地、美国电池工厂投产进度都会影响营收;而从长期来看,若换电设备与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超30%,估值逻辑将从传统制造切换至智能装备,PE中枢有望从当前的5倍向行业均值15倍修复。 其战略卡位的换电与机器人赛道,兼具政策红利与市场增量,但能否将蓝图转化为可持续盈利,仍需穿越财报的荆棘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