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吉隆坡出席东亚合作年度系列外长会期间应询向记者介绍中美外长会晤情况。 王毅表示,在多边场合举办双边会见,这是国际习惯做法。吉隆坡召开的系列外长会为中美的接触提供了一个平台。双方都意识到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事关两国、影响全球。所以,既然要会晤,就要认真严肃地谈,就要本着对两国人民、对世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坦诚交流。双方的一个共同着眼点,就是要把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真正变成具体的政策和实际的行动。这样才能像习近平主席所说那样,确保中美两艘巨轮,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这次的会晤是建设性的,双方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进行了平等对话。中方全面阐述了我们对待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相信增进了美方对中方的了解,也为两国外交团队下一步的交往铺设了道路。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一下,那就是:加强接触、防止误判、管控分歧、拓展合作。 王毅说,如果从历史演进和人类整体的视角看,中美两个大国确实拥有广泛共同利益,也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双方有责任,也有可能找到一条新时期中美在这个星球上的正确相处之道,这将是两国人民之福,也是世界各国所盼。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7月1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东盟外长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会见美国国务卿鲁比奥。 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1月再次执政以来中美最高级别外交官首次面对面会谈,被认为旨在落实两国元首6月通话重要共识,同时为两国元首潜在的峰会铺路。 2月,两国外长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王毅赴纽约主持联合国安理会高级别会议,一度被视为双方会晤的机会,但结果未如外界预期。 今年5月以来,双方经过接触、谈判,先后达成日内瓦共识和伦敦框架,贸易紧张局势有所降温,为此次中美两国外长会谈营造了氛围。 10日,鲁比奥与俄外长拉夫罗夫在吉隆坡谈了50分钟,讨论了乌克兰危机等议题。从披露的会谈细节看,双方分歧依旧,美方称要看到结束冲突“路线图”,俄方提出通往和平的“新想法”。 与上述地点相似,马来西亚吉隆坡也具有中立、平衡色彩,东盟国家明确表示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较欧洲的慕尼黑、美国的纽约更合适。 包括提到南海领土争端以及重申航行自由、强调美国在先进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抨击所谓不公平的贸易行为。 鲁比奥还表示,“印太地区”仍然是美国外交政策“焦点”,美国对该地区的注意力并未被分散,并试图向地区国家证明,美国是比中国更好的合作伙伴。 尽管没在与东盟举行的外长会上谈及关税问题,但他在会议间隙发表评论时暗示,东南亚国家可能会获得比其他国家“更优惠”的关税税率,似在消除地区国家对特朗普高关税的忧虑。 当鲁比奥在大谈所谓南海航行自由与贸易不公平时,中国外长则强调地区和平与稳定,指出贸易战的危害,并表达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的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