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你自己觉得自己牛不算数,得是那些真正有本事、有眼光的大佬认可你,说你牛你才叫真牛!这句话,用来形容现在中国的创新药,简直太贴切了。 以前我们说自己的药好,可能没什么人相信。现在不一样了,全球最顶级的医药巨头们,正抢着用几百亿美元的真金白银,给我们的创新药疯狂“点赞认证”。 先说说大热的三生制药,最近三生与辉瑞达成了授权协议,辉瑞愿意为它的一个“双抗”新药掏60.5亿美元,光定金(首付款)就给了12.5亿美元,破了行业纪录。像辉瑞这样全球排名前四的跨国药企都认可,够分量了吧?无独有偶,石药也放出风来,手里有三个潜在的大买卖,每个都可能值50亿美元!这说明啥?说明国际买家们对中国创新药的价值预期非常高! 普米斯生物更是个“火箭蹿升”的例子。它先是被德国的BioNTech(就是和辉瑞搞出新冠疫苗那家)收购了。然后,BioNTech转手把它研发的一个“双抗”药卖给了另一个巨头百时美施贵宝(BMS),卖了多少?90亿美元! 更厉害的是,这药短短一年时间,身价就暴涨了80多亿美金,真是麻雀变凤凰! 今年一季度,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额已达455亿美元,而五年前才92亿美元;首付款也从2020年的6亿美元猛增到22亿美元。金钱不会说谎,跨国药企是真金白银地在“投票”说中国创新药行! 一方面是跨国巨头正在遭遇“专利悬崖”。简单说,就是他们手里最赚钱的几款“药王”马上要到期了,比如默沙东的K药2028年到期,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2026年到期,别人就能合法仿制了,他们急需找到新的、能赚钱的好药顶上。而此时,物美价廉的中国资产成为跨国巨头竞相追逐的目标。据统计,2025年跨国药企首付超5000万美元项目中,42%来自中国。 一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5年全球顶级的肿瘤学大会(ASCO)上,有73项中国的研究被选作最重要的报告,比十年前多了整整70倍;在当下最火的抗癌药类型之一(ADC)上,中国在研的新药项目占了全球40%以上,在几个关键靶点(如HER2、TROP2)上,全球超过60%的在研新药都掌握在中国手里;过去10年,中国研发的、全球首创(FIC)的新药比例,从不足10% 猛增到30%以上,在研的新药项目总数也从124个暴涨到704个,这说明我们不光会做“仿制药”,更会搞源头创新。 去年,康方生物依沃西单抗“头对头”击败K药,这件事当时轰动全球,被称作中国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现在回头看,真不是运气好,而是中国药企实力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爆发。 今年以来中国创新药领域的BD狂欢,表面上看是巨头们挥舞着钞票来买买买,但本质上是中国药企埋头苦干十几年,技术上真正实现突破的结果。这让人想起今年初刷屏的德银报告《China eats the world》,里面预言2025年中国会在高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比如领先全球的战斗机和先进AI(DeepSeek),掌握大部分5G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