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印度表示,将于今年7月24日起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这也是印度五年来首次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请问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对此 郭嘉昆表示:“我们注意到这一积极举措,推动人员往来便利化,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中方愿同印方保持沟通与协商,不断提升两国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 苏杰生表示,将印美关系简化为“反映对华立场”的观点是一种“严重过度简化”甚至“具有误导性”的说法。他称,中美关系如今更加竞争性,这一背景下印度会基于自身利益行事,既要稳定对华关系,也要深化与美国的战略合作。 他对《新闻周刊》首席执行官德夫·普拉加德说:“我认为,将印美关系说成围绕中国展开是严重的过度简化。事实上,这不仅是过度简化,我认为有时甚至具有误导性。” 他表示,印美关系涵盖“许多其他方面”,比如庞大的印度侨民社区对美国的显著贡献。“我认为这一群体带来了颠覆性变化,而这与中国毫无关系。” “看看我们的贸易数据,以及这些贸易对我们各自经济的重要性。再看看我们在技术领域的联系,”他说,人们往往将两国的国防或安全合作也与中国挂钩,但“我请大家看看另一海岸,我们为保障阿拉伯海的全球航运安全而开展合作。” “现在是一个过度简化的时代。我恳请大家不要陷入这种误区。我认为世界要复杂得多,有着多重成因。我们的利益远不止涉及一个国家。” “坦率地说,就我们而言,我们观察这两个国家,他们各自已经决定了如何看待彼此。显然,其中会有策略层面的考量,他们对彼此也有着更宏观的战略认知。” 苏杰生补充道,“我认为,在很多方面可以看到,我们与美国有着非常强的共识。与此同时,我们是中国最大的邻居(we are China's largest neighbour),两国有着陆上边界。我们希望与中国保持稳定的关系。” “因此对我们来说,问题在于:如何稳定与中国的关系、构建对我们公平的平衡机制,与此同时,如何利用好与美国的共识并从中获取最大利益。坦率地说,这就是我们的行事方式。” 王毅强调,龙象共舞才能共赢,中印应坚持“互为发展机遇、互不构成威胁”,双方“是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的重要共识,坚持睦邻友好方向,争取互利双赢前景,展现两大文明古国的历史智慧,妥善处理敏感问题,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双方应更多聚焦合作事项,加强两国各层级各领域交流,在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舞台相互支持。 苏杰生上月接受《印度时报》采访时曾谈及全球变革。他说,人们看到的趋势并非在某一天突然形成,而是经过多年发展而来,印度致力于与主要大国及不同地区建立牢固关系,目的是在“多极世界”中占据最佳位置。 他称,过去11年,印度外交政策聚焦于这一多极化理念。“你需要展望当今世界……多个极点既竞争又合作。”他补充道,印度正努力确保自己面临的问题最小化,利益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