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在过去20多年里头,房地产发展非常快。那个时代肯定是过去了,不可能说再看到房地产每年增长百分之十几。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需要房地产,甚至不是说房地产就从此一蹶不振了。 我们现在盖了很多的新房子,也许这些新房子总体而言也太多了,但是就结构而言,我们现在仍然需要房子,可能还需要新房子。 一线城市,还有一些二线城市,恐怕房子还不够呢。像在北京,全部的人口现在说是2,200万,但其实一半都没有北京户口。这里呢,恐怕又有好多人事实上在北京是没有住房的,很多年轻人现在租房子已经住到六环以外了,接近六环那个地方,说明北京还是需要房子。 大家可能会觉得,到欧洲去看人家发达的国家,看他们的古建筑多好,这是不懂历史的表现。这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建的比我们早,他拆的比我们早。 欧洲的那些中世纪的城市,实际上都不适合人类居住的,马路窄窄的,没任何卫生设施。我们现在老抱怨,说我们把北京城墙给拆了,变成二环了是一个损失,但这个不是说其他地方没发生过的。 如果你去爱丁堡,爱丁堡有一条街,你仔细看地上的马路,这是以前城墙的地方,拆掉了。那他啥时候拆的呢,18世纪就拆掉了。我倒不是说鼓励大家乱拆乱建,只是说人家发达国家,他是经历过这个过程,也在不断的更新,你不能老想着就是建新楼。 有人计算过,中国城市地区还有4亿人的住房需要改善的。你要去改造那些旧的住宅,绝大多数实际上是要炸掉重建的,标准太低了,没法住。 我回西安去,我们原来是个工厂区,那些房子其实已经不适合人住了,它一开始设计的,就是几家合用一个厨房,合用一个厕所,设施都很差,那你现在怎么办,只能给他推倒了重建。 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了,以前我们是靠建新房子来推动房地产的发展,现在我们要做老旧小区的改造。其实这任务更艰巨,因为它涉及到和现有的房主协商的问题,你怎么去进行这种改造,这个难度是更大的。 特别是那种老旧的楼房,有些人他不愿意改造,比如说老人,他就不愿意改造,就是住的习惯了。我们其实好多老旧小区的改造,就是被这种情况一直拖到现在,最后越来越困难。 比如说北京的那些四合院,其实是需要改造的,标准都非常低,但是它在北京的核心地带,占那么大的面积,那里的住户没有能力去改造。如果国家去补贴他改造,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产权是他的,凭啥国家要补贴给他们,不补贴给我们呢,这说不过去的。 如果能够引进市场机制,有些人就觉得我没有这个实力去原地改造,那我把这个房子卖掉,也赚好几千万呢。反正以后我老了,到郊区去买个大房子住。你得给大家这样的选择,那怎么能把这个市场给建立起来是需要思考的。 还有一个呢,我看到反正在北京是有的,就是把原来的那种很有生机的小区,也就是城里那种老旧小区,给它改成了一个完全商业性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