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跑到香港,从艺校到TVB学员班,没人过多关注这个闯劲很足的小伙子。蹩脚的粤语,令他只能在影视作品中演一些没多少台词的小角色。 因为出演《少年英雄方世玉》,郑国霖和张卫健成了朋友,工作机会也多了一些。直到《绝代双骄》上演,他演的小江才真正被观众记住。 真正改变郑国霖命运的是《隋唐英雄传》,他饰演的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闭目流泪的场景,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帝王的矛盾与纠结。 直到有一天,郑国霖身穿龙袍在景区里跳起了科目三,被游客簇拥着,一个声音很刺耳:“他是那个演员吧?来这跳舞一定是没戏可拍了,缺钱了吧?” 记得当年拍《少年英雄方世玉》的时候,我刚入行不久,基本等于不会。在那个戏里我演个男三号胡惠乾,戏份很重,导演天天骂我,骂到最后我都想改行了。 改行其实是个很普遍的问题,只是放在演员身上,大家觉得有点意外而已。你看IT公司的员工被裁员后开网约车、送外卖的有吧,大公司的老板破产以后路边卖烧烤的有吧,还演员在菜市场里卖鱼的呢。 唯一的不同是,影视剧有导演,导演可以随时喊咔,演得不好就重来。但在景区,这是一锤子买卖,错了就是错了,没人给你喊咔,也没人容得你重来,所以它更像一个舞台剧。 你情绪不好就是不好,观众不喜欢你就是不喜欢你,你需要对情绪、节奏有很强的掌控能力,不能戳在那儿手足无措,那你让观众看什么呢? 但很快我又发现,在景区表演还是不一样的。我穿上古装的那一刻,游客就已经接受我是“李世民”了,我不需要再通过表演去塑造什么形象,我已经是他了。 那我需要做什么呢?我需要放大这种反差感,让“李世民”和游客玩起来,当游客发现这个皇帝不是一个“手办”,而是一个活人的时候,他们会感觉到新奇和激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的尴尬消失了,也慢慢投入了这种即兴表演。这也是演员的基本功,就像我知道镜头在哪里,我在哪里都得要点画面。 后来我演了很多电视剧里的皇帝,现在在景区也更多是扮演皇帝,中间穿插点“董永”什么的角色,这些都是我之前在影视剧里塑造过的形象。 其实我挺希望有导演制片能看到我在景区的表演,从而发现我的另一面。我一直希望能在塑造角色的类型上能有一些突破。 短视频刚火起来,我就开始尝试了。看我的视频账号就能发现,转型做文旅之前,我试过很多风格,什么都拍过,换装、旅行、吃播等等。 人嘛,总要在恰当的时间去做一些恰当的事,这话听上去很简单,其实做起来不容易。随着岁数和阅历的增加,必须不断调整。 为了摆脱固有的荧幕形象,我前些年还演过邓稼先。演这种真实存在过的、伟大的人对我来说非常难,不光要呈现他们的经历,还需要传递他们自身的气质和性格。 还有个戏叫《无尽的尽头》,前不久播的,我在里面演了一个舞蹈学校的校长,坏透了的一个人,看着光鲜亮丽,背地里猥亵未成年学生。 很多观众不知道,其实我也演了不少奇怪的角色,在古装片《书卷一梦》里我演了个大反派编剧千羽王,是穿越回去的,希望操纵所有人的命运。 近40度的天气,我在景区顶着大太阳,穿着龙袍戴着头套、拿着泡泡机、骑着电驴、经常会用这句话开场:“众爱卿,接着奏乐,接着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