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来说,这个综艺里并没有发生什么狗血事件,但节目里不少“奇葩”发言, 让观众意识到一件事:露思可能并不坏,但她的认知显然和客观世界存在一些差异。 不管是真假助农的争议,还是在直播间里含沙射影点“对家”,内涵“别人要搞自己”,她说的越多,反而给媒体博主提供了大量素材,舆情更是持续发酵,热搜不断。 但对她本人而言,这种暴露式直播带来的路人观感,不仅很难再收获众口一词的支持, 甚至可以说,一步步加剧了她个人舆论场的失控。 肉丝的行为,其实和大多数被保护得很好的艺人一样,她们一旦失去公司保护,直面纷杂的舆论,她所面对的就不再是过滤后的“和粉丝亲密接触”。 这种认知差距,再遇上“直播”这样无法打腹稿和重来的表演场合,只会把问题放大化。大部分的艺人,确实是养在“深闺”的,成名的他们有工作人员、公司的保护,听不到很多绝对真实的反馈,便在思维上容易和普罗大众产生鸿沟。 好比说,她觉得《恋人》没拍完应该直接砍了,如果砍了又播,剧组需要赔钱,是应该的,而且觉得剧组要赔偿的钱远不如她今年亏的钱多。 还有,在肉丝指责社交平台是厕所,以及翻来覆去似有若无地cue另一位女艺人时,她是不是能意识到,真的会导致粉丝群体之间的大规模相互攻击? 甚至在后边舆情越来越扩大,扫射的不只是自己的 经纪公司 ,而是别的艺人、别的项目组,甚至其他平台的时候,肉丝还能记起自己的初衷是和公司维权吗? 很多人觉得赵露思注销微博是想“脱离舆论”,退回到舒适区,这看法未免过于理想化了。只要她还在直播,就不可能真的离开舆论。 合同纠纷本来是纯纯的法律问题,即使上一些“舆论手段”,也应该是以条文为依据,摆事实讲道理,而不是遮蔽核心问题,散布各种信息,甚至使很多无关人员也卷入舆论漩涡中。 舆论场“人多为胜”,自古而然,可是一味相信“粉丝”的力量,对舆论发酵不设任何限制,最终不仅会使舆论失控,还可能会触碰行业规则红线,过往的例子并不少见。 正如之前说的,平台有很多,离开某个平台对一个“流量经济体”来说,暂时并不致命,可如果对“流量”的认知脱离时代,最终在哪个平台都会一样翻车,因为互联网时代,平台之间或许是有不小的差异,但流量的底层逻辑都是类似的。 普通网民说“黑红也是红”无所谓,可艺人如果也这么认为,且真这样去操作,就出大问题了。“黑红”只有在特定时段可能产生正收益,而且之后要花精力让流量“洗白”才行,但凡是“一直黑”的网红,极少有一直笑到最后的。 “黑红”有正收益,主要还是依靠互联网的善忘,网民看新闻只读标题,记住名字,未必记得住事迹……但整体而言,“黑红”的流量是被污染的,黑红流量越大,污染也就越多,或许短期内看不出来,但长期积累,一定会产生恶劣影响。 很可惜的是,赵露思目前也是在一步步走进邪修的误区,黑红流量看起来很好使,但黑红这种流量其实每一次冲锋的胜利都有自己的代价。 但问题在于,“邪修”在获得流量的同时,也献祭了自己的美誉度,可以说,黑红流量就像透支的信用卡,在未来的某一天都是要偿还的。 事到如今,我和许多网友的想法都一样,真诚地建议露思不要沉溺在这种“邪修”流量里,目前看起来再好用,都无异于饮鸩止渴。 作为一个拥有全网几千万粉丝的博主,不管对自我的定位是艺人还是网红,都应该意识到自己掌握着巨大的舆论影响力。 在这种力量的加持下,一边“真性情”地输出争议性言论,一边又抨击舆论误解自己。这种巨大的撕裂感,会让外界分不清这是认知错位还是有意为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