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为期三天的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下称“跨交会”)在广州闭幕,吸引1000多家优质供应链公司、40多家国内外主要跨境电商平台以及近200家生态链服务商参展。 此前,在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一项行政命令,暂停对低价值货物的最低限度免税待遇。声明称,自8月29日起,通过国际邮政网络以外的方式寄送的价值等于或低于800美元且原本符合最低限度免税条件的进口货物,将被征收所有适用关税。对于通过国际邮政系统运送的货物,包裹将根据从价税或从量税征收关税。 当谈到目标市场关税政策对依赖小额包裹这种发货模式的跨境电商品类的影响时,有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表示,实际影响有多大,跟具体是什么商品品类有很大关系。一方面,部分品类确实使用小额包裹较多,但因为生产成本有优势,所以影响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另一方面,近几年海外仓业务呈现出增长趋势,需求热度在上升。 益云全球美妆选品中心CEO赵江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就发货模式而言,美妆品类跟其他品类存在一些差异。刚出海的美妆公司偏谨慎,倾向于小批量出货。量大的话,美妆公司就会选择直达。虽然小额包裹相对成本高,但美妆产物体积小,走空运模式问题不大。同样的,利润空间较大的保健品,受小额包裹关税政策影响也不大。 赵江认为,小额包裹关税政策对于美妆产业而言,关税的增幅是远低于公司利润率的。中国生产的美妆产物在成本方面对全球而言都是很有优势的。以前海外市场更看重的是欧美日韩的产物,但伴随着国际市场在美妆品类上的消费降级,中国美妆产物的性价比优势就凸显了出来。 焦点科技旗下中国制造网公共事务总监杨明告诉第一财经,他所在公司服务的跨境电商卖家更多面向B2B市场,发货多以货柜等形式出海。小额包裹关税政策调整与B2C市场的跨境电商卖家更为相关,此前他们调研过平台上的公司,反馈受影响非常大的公司并不多。 近两年,海外仓业务增速显著。相比小额包裹等传统方式,海外仓具有提高物流发货效率等优势。今年,京东、顺丰、菜鸟等平台在海外仓领域布局动作频频。 易达云是跨境电商行业第一家以海外仓主体业务上市的公司,其CEO李勤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海外仓是这几年才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近两年海外仓的交付模式占比越来越高。在早期,大家主要解决的是储存和发货的问题,近几年一些贴标换标包装、售后配送、退修等增值服务逐步衍生出来。 当谈到海外仓模式可以给跨境电商公司提供哪些服务时,李勤表示,海外仓不是一个单纯的仓的主体,它其实是前置化的商流以及跟客户接触的窗口,比如说易达云现在就在尝试一些前店后仓的模式。此外,海外仓要比商家更早进入当地市场,这样可以为商家提供产物认证和当地人才代理等服务,甚至可以帮助商家去打开线下渠道的商流,为产物进商超做准备。 李勤表示,就海外仓给商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而言,现阶段仅仅是完成了1.0的版本。未来服务往上升级,需要解决售后一体化服务,即真正的增值服务,让海外仓变得像跨境电商公司在前台的分公司一样,让当地消费者觉得产物是本地品牌。 李勤还告诉第一财经,海外仓要吃透当地的人财法税,吃透当地的渠道,也要跟当地的物流商和政府打交道,当跨境电商卖家走到海外当地时,海外仓可以成为他们的第一站。 广州金鹏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秀荣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知识产权的合规是跨境电商公司在法律咨询上最大的需求之一,具体体现在知识产权侵权的排查,以及如何避免侵权。就他看来,电工类产物属于知识产权比较密集的领域,相关公司涉及的知识产权合规需求较大。 吴秀荣还表示,就他们接触到的案件来讲,以前较多的是去关心平台合规问题,然后是知识产权问题,到现在就是境外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处理一些境外的事件,包括处理境外的人员或公司对电商公司发起不正当竞争的恶意投诉等。 展会举办期间,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安徽等23个省市自治区组织了900多家公司参展。公开资料显示,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从2015年的113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7454亿元,9年扩大66倍、年均增长60%,在全国占比超过1/3,规模居全国第一。本届跨交会上,广东共有594家公司参展,广州美妆、佛山家电、中山灯饰、汕头玩具等18个优势产业带以产业联盟形式设立了主题展区。


